来来来,大早上出个思考题
昨天晚上群里聊天,有人向我抛出了这个问题。
仔细想了想,好像这两个 IM 的功能点真的是很类似,但是又各自都很活跃,确实是个很奇怪的现象。
我当时给出的回答是:
- 用户群体不同,QQ 面对大多是较为低龄的用户,可能在校学生为主吧,所以功能以偏娱乐为主(这个我自己都觉得说的有点无法说服自己,微信也不是没有娱乐功能),炫酷为主,也是各种很烦的弹窗。微信以成年人为主,所以功能这些相对较为隐忍,目前更多的是做成了衣食住行的生态圈。
- 我觉得是社交压力吧,至少我自己当时迁移微信的时候,也是因为 QQ 早年年少无知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人,也不知道是谁,号码废弃掉不用又不甘心,刚好有个微信功能差不多,就迁移过来了。其实现在的微信也快面临这样的问题了,上面的一堆微商就是最头大的事情,好多人现在又用回微博了,比如我。
其他的暂时我也说不出什么来,毕竟我就是一个写代码的嘛,哈哈哈哈。联盟里各位运营,产品大大也可以一起思考思考,讨论讨论,就当学习了,hoho。
Q 弹的太烦……说明我老了
微信现在也不喜欢……就当接电话发短信用
如果说 IM 软件核心是及时沟通功能,那所有的 IM 岂不是都没区别了。我觉得最大的区别还是产品定位,并基于产品定位下差异化。
先说产品定位,我相信最早的 QQ 和微信也是没有明确的产品定位,仅仅是为满足某些用户需求,但是在不断升级演化过程中他们逐渐找到了市场的盲点,明确了自己的定位。毕竟在那个还叫 OICQ 的时代,谈产品定位肯定是一件扯淡的事情。
一,QQ本身是陌生社交起家,还记得当时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,你可能是在和一条狗聊天。时至今日,QQ也还保留着陌生社交的元素,并诞生出许多新的玩法。第二就是如@daodao 所说的低龄化,微信作为中国第一大IM应用无可置疑,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,学生群体的最大应用是QQ,甚至很多人是不用微信的。QQ的整体的设计更加娱乐化,无论是UI设计,功能设计,收费系统无疑不是迎合年轻人狂拽炫酷的需求。
二,微信的诞生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阶段,及时沟通不仅是年轻人的玩物,而是变成了全民的需求。所以微信的设计更加注重功能的简约,减少对核心功能的干扰,也就是张小龙的说的“用之即走”的理论。你能看到,五六十岁的大妈大爷们也能把微信玩的飞溜,但是你要是让他们学会玩 QQ,emmmmm。。。。还有微信起家做的就是熟人社交,定位是非学生,所以在功利的社会上,如何使用一款全民级 IM 应用,这个群体需求的复杂程度远比用 QQ 的学生群体。而应对复杂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洁。当然随着微信的统治地位建立,摊大饼的式的扩张在所难免,但我们都能看到微信的每次改版都是极度谨慎和克制的。微信首页下面的四个菜单功能始终是没变过的。
三,我们来说为什么同一家公司能做出两款 IM 国民级产品 QQ 和微信,这正是鹅厂的基因,社交起家使得鹅厂对于社交领域的用户需求,产品开发,运营方式,数据积累以及各种资源都是其他公司所不能及的。做社交产品最重要的是了解人心和人性,鹅厂很擅长(所以他们氪金游戏做的也好)。我曾经也在我的朋友圈评价过多闪、聊天宝、马桶 MT 三款不行,因为这几款产品上我没看出产品经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。所以社交领域打败微信和 QQ 的一定不是第二个微信和 QQ,一定随着社会发展,能最早剖析出新的人心和人性的变化的那个人。
那天还跟西总讨论了,感觉目前短期内要出一款能颠覆微信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了,但是垂直领域,还是很有机会出现比较好的社交产品的。
可是最近的微信功能升级,很不好呀,隐私暴露太严重啦!在微信点个赞都考虑好久呢
熟人跟认识的人之间界线做的不好啦,QQ 反而又没有类似问题,权限设置很细节
比如快手,抖音,本质也算社交产品了,他们的成功就死在细分领域抓住人性,社交产品一直都有机会,就看谁能抓住那个切入点了,当然还得有资源。否则就回到那个经常会被问的问题,腾讯抄你怎么办,哈哈哈
大佬讲讲人性呗,怎样才能抓住人性呢?
QQ 各种弹窗,烦死了,TIM 版本的还好。
七宗罪知道不,那就是人性 😂
几年没用过 q 咯 打开都是曾经最熟悉的人